绿豆消夏
绿豆消夏,清凉而又富有诗意,有人曾说,在夏日的绿豆花里,掩映着一抹清凉,捧起绿豆汤,盛夏的爱,全藏在里面。
记得孩童时,仲夏的日子,天热得像发了狂,太阳一出来就像着了火,路边的柳树病了似的,叶子挂满了灰尘,在树枝上打着卷儿,细枝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空气闷热静寂,蝉也趴在树上不停聒噪,似乎热得难过,小狗卧在树荫下,伸出红舌头,喘着粗气......
此时,正是夏收最忙的季节,既要收割早稻,又要插秧晚稻,称之为“双抢”,即抢收抢种,不误农事。农民伯伯家家户户都冒着酷热在田间收割早稻,有的家庭还让十来岁的小孩参与劳动,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家也不例外,一次爸爸带着全家在田里割稻子,身子单薄的大姐因曝晒时间长,加之过度劳累,突然晕倒在田里,不省人事,在一旁拾稻穗的我,吓得大哭,爸爸惊慌地背起大姐到家里厅堂,母亲赶紧给她掐人中,接着让她服下十来粒小人丹丸,那时没有什么“十滴水”“藿香正气丸”之类,家里只备有“人丹丸”。接着妈妈又将一碗冰凉的绿豆汤给姐姐灌下慢慢恍惚中的姐姐睁开了双眼,恢复了知觉......
那年月,酷暑的日子,母亲总是熬一碗绿豆汤全家畅饮。偶尔碰到晚餐饭不够,就会煮一鼎锅绿豆加上少许红豆的汤,里面放上几块腌萝卜,让我们吃,放了腌萝卜,这汤还特别的香,有味。喝着这浓浓的汤汁,身体倍感清凉,虽岁月艰辛,但也感欢欣,因为融进了母亲的丝丝呵护。
绿豆,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家家都种,我家也种了很多,都是种在农田的田埂边,也有种在旱土上的。到暑期时,绿豆成熟了,母亲就会叫我们提着竹篮去摘绿豆,连豆荚一起摘。去收摘绿豆也不容易。一是要冒着酷热,二是怕“洋辣子”刺到。“洋辣子”家里话叫“篦梳革”黄绿色,全身长满了毛的毛毛虫,那毛刺有毒,我们所见到的是成熟的虫子,体长25豪米左右,宽10毫米左右,呈长方形。它躲在豆苗的叶子底下,不小心被它刺到,特别的痛,还火辣辣的,要马上吐点口水磨几下,好久才能消失疼痛。摘回来的绿豆,剥去豆荚,取出绿豆。小小圆圆的绿豆,特别养眼,青绿色泽,捧在手里如同一团绿荫,丝丝凉意渗进内心。
夏日的清晨,将绿豆清洗干净,加水旺火煮开,窗外热浪开始汹涌,锅内绿豆也在水里沸腾,似舞着绿色的精灵。渐渐,绿豆绽成了一朵花,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在水里漾起。再坚硬的绿豆,也敞开温软的胸怀,恣意地绚烂,便成了花泥。不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份毫无保留的浓情和奉献精神,着实可敬。
此时打开锅盖,一股绿豆的清香,在空气弥漫着,你用勺子慢慢搅拌,加点冰糖。煮好后,装一碗,捧在面前细细地闻,舀一汤匙含在舌上柔柔地品,一丝清甜,一丝芬芳,流进心底。若置于冰箱,冻上一小时端出来再饮,那是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清凉在心头。
《开宝本草》中说:“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亦主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概而言之,清热解毒。现代医学分析也说,常喝绿豆汤,有显著的降脂作用。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由此可见,炎炎夏日,绿豆是消暑的优质食材。熬制一碗美美的绿豆汤,既清热解毒,又健体强身。正如一首《绿豆汤》诗所赞颂的“赤日高悬暑气焦,街头巷尾似炉烧。传承习俗汤中煮,绿豆清甘暑热消。”
每每夏季高温来临,我总会想起那碗承载母亲关爱的绿豆汤,它不仅解了暑热,更暖了人心,这份长绵的温情,如同绿豆的香气,经久不散,清凉着一个炎夏。